近日,无锡、赣州定南县、山西大同等地相继出台一系列稳楼市政策,积极应对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满足居民住房需求,为经济社会稳定提供有力支撑。
无锡:多管齐下稳楼市
12 月 10 日,无锡市政府召开全市房地产市场稳投资促消费工作推进会,全面部署下阶段重点任务。无锡市市长赵建军强调,要深入贯彻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落实相关决策部署,坚持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升、回稳向好,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在消化存量方面,无锡将加大房票、以旧换新等政策推行力度,提升政策知晓度、优惠度与便捷度。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并优化办理流程,让购房者更易受益。同时,合理运用贷款利率调整、首付比例下降、税收优惠等政策,协调金融机构与税务部门,进一步降低购房者负担,刺激购房需求。此外,积极打通商品房与保障性住房转化通道,制定严格规范与流程,整合住房资源,鼓励学校、医院等公共机构参与,促进人口家庭化迁移,降低商品住宅去化周期。
在优质增量供给上,无锡主动顺应居民住房需求升级趋势,积极对接土储专项债政策,精心筛选高品质住宅地块出让。在土地规划时充分考虑周边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地块吸引力,并优化土地出让条件与流程,吸引实力开发商参与竞拍,提高社会资本参与率与地块出让溢价率,引导市场主体打造高品质住宅产品。
无锡还将加力保交房防风险,按照应交尽交、能交早交原则推进商品房交付,建立严格质量监管体系,从原材料到竣工验收全程把控,加强与不动产登记部门协作,优化办证流程,缩短办证时间,同时严格落实预售资金监管制度,动态排查融资 “白名单” 项目,跟踪在建项目进展,防止出现新的 “问题楼盘” 及拖欠款项问题,保障购房者权益与市场稳定。
在发展模式转变方面,无锡将活跃租赁市场,支持国有企业开展房屋租赁业务,出台扶持政策,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出租自持房源,建立统一信息平台,促进租赁市场与销售市场协调发展。同时,鼓励国资平台与各板块合作,探索发展共有产权住房,合理确定产权份额、申请条件与退出机制,降低购房门槛与成本,满足不同人群住房需求。
赣州定南县:出台多项购房补贴政策
12 月 9 日,赣州定南县发布《关于加大力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出一系列稳楼市新政。
定南县实行阶段性购房补贴,在 2024 年 7 月 26 日至 2025 年 12 月 31 日期间,于全县范围内购买新建商品住房(含二手住房)且在 2026 年 3 月 31 日前缴清契税的,由县财政给予契税缴交额 50% 的消费补贴,减轻购房者经济压力。
对生育家庭实施差异化购房补助,自 2024 年 7 月 26 日起至 2025 年 12 月 31 日,符合生育政策的二孩、三孩家庭在全县购买新建商品住房,分别可获得 5000 元、10000 元的一次性购房补贴,鼓励生育家庭改善居住条件。
实施 “引人入定” 购房补贴,新政公布之日起至 2025 年 12 月 31 日期间,非本县户籍在定南县城区购房并迁户,以及全日制博士、硕士、本科及副高级以上职称人才(含高级技师)在定南县缴纳社保满 12 个月且首次在城区购房,均可按不同标准获得购房补贴,最高可达 300 元 / 平方米,吸引人才流入与外来人口定居。
定南县还全面推行房票安置,在城市征地拆迁等涉及房屋征收中使用房票安置,持房票在城区购买新建商品房,可获得 400 – 800 元 / 平方米购房补贴或奖励,推动拆迁安置与房地产市场联动。同时,支持国有平台公司收购库存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等多种用途,并支持团购促销活动,对一次性购买五套及以上的给予折扣优惠(不低于销售备案价的 90%),促进商品房销售。
山西大同:调整公积金政策助力楼市
12 月 9 日,山西大同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调整部分住房公积金提取、贷款政策的通知》,通过公积金政策调整促进房地产市场发展。
在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方面,缴存职工使用公积金贷款购买自住商品房,首套和二套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均为 20%,购买保障性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为 15%,降低购房门槛。同时,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 0.25 个百分点,5 年以下(含 5 年)和 5 年以上首套贷利率分别调整为 2.35% 和 2.85%,5 年以下(含 5 年)和 5 年以上第二套住贷利率分别调整为 2.775% 和 3.325%,减轻购房者还款压力。
大同适当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对高层次人才、二孩及以上多子女家庭、现役军人家庭,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在现行政策基础上上浮 20%,满足特定群体购房需求。此外,缴存职工购买首套住房申请公积金贷款,取消额度与缴存时间和账户余额挂钩限制,扩大住房公积金购房提取范围,购买住房时可同时申请提取父母或子女住房公积金,提高公积金使用效率,增强居民购房能力。
多地出台的稳楼市政策涵盖购房补贴、公积金政策调整、存量房消化与增量房优化等多个方面,旨在稳定房地产市场、促进消费、保障民生,对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后续效果值得持续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