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2 日上午,备受瞩目的 2024 中国金融学会学术年会暨中国金融论坛年会在北京盛大开幕。此次年会聚焦于意义深远的主题 ——“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推动金融强国建设”。在这一重要场合,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潘功胜亲临开幕论坛并发表了精彩致辞,中国金融学会会长易纲则进行了极具深度的主旨演讲,而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陆磊主持了开幕式,众多金融领域的精英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金融界的盛会。
潘功胜行长在致辞中指出,回顾今年以来的经济形势,中国经济整体保持着平稳运行的良好态势。在此期间,中国人民银行始终坚守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依据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多次灵活地实施货币政策调整。尤其是自 9 月下旬起,更是果断推出了一系列精心谋划的一揽子增量政策,全力以赴为实现全年经济发展的预期目标保驾护航。展望明年,潘功胜行长明确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将坚定不移地延续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与政策导向,充分整合并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加大逆周期调控的力度,确保市场流动性处于合理充裕的水平,切实降低企业与居民的综合融资成本。同时,将充分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独特优势,把重点聚焦于对科技创新、绿色金融、消费金融等关键领域给予强有力的支持,以促进房地产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此外,还将积极主动地推动货币政策框架改革,强化利率政策的有效执行与顺畅传导,持续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环境。并且,在货币供应量统计方面也将进行优化,将个人活期存款以及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这两项具有较强流动性的金融工具纳入 M1 统计范畴,从而更为精准地监测 M2 等各层次货币供应量以及社会流动性的动态变化。潘功胜行长着重强调,完善货币政策框架以及加快中央银行制度建设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界人士齐心协力、共同深入研究与大力推动。他期望中国金融学会能够始终秉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广泛汇聚理论界、政策界和实务界的智慧与力量,提出具有高度针对性和切实指导性的研究成果与宝贵建议,为金融高质量发展以及金融强国建设贡献卓越的智慧与力量。
易纲会长发表了题为《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历程与货币政策框架的演变》的主旨演讲。他深入剖析道,历经长达四十多年的不懈努力与持续推进,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收获了极为显著的成效。如今,一个相对完整的市场化利率体系已然形成,收益率曲线也逐渐趋于成熟稳定。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越发顺畅高效,利率在宏观经济运行中的调节作用持续得以强化。以价格型调控为主导、以利率为核心的货币政策框架,再辅之以结构性货币政策的量化指导,为中国人民银行切实履行稳定货币币值、促进经济增长的神圣使命筑牢了坚实基础,使其能够从容有效地应对来自国内国际的多重复杂冲击。
在主题演讲环节,生态环境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赵英民,国家外汇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志斌,中国金融学会理事会副会长、中国农业银行董事长谷澍,中国金融学会理事会副会长、中国工商银行副董事长、行长刘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副总裁朱民等各界权威人士纷纷登台作主题演讲,而中国金融学会理事会副会长张晓慧则主持了这一环节。此次会议吸引了来自金融管理部门、相关部委、金融机构、科研院所及高校等不同领域的 500 余名专家学者踊跃参与,他们在会议中各抒己见、深入交流,共同探讨中国金融领域的发展大计,为推动中国金融事业的进步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源泉与智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