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惠财经知识提供最新的财经新闻、市场分析、投资建议和经济趋势报道,帮助您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获取最新的财经资讯和专业的市场分析,助您掌握投资先机。

财经专栏

特朗普再挥 “关税大棒”,国际贸易风云变幻

当地时间 11 月 30 日,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又发出关税威胁,引发全球关注。此次威胁涉及金砖国家、加拿大以及东南亚地区,给国际贸易格局带来诸多不确定性。

一、特朗普威胁对金砖国家加征关税

特朗普在其 “真实社交” 网站上宣称:“我们需要一个承诺…… 他们既不会创造新的金砖国家货币,也不会支持任何其他货币来取代强大的美元,否则他们将面临 100% 的关税。” 这里所指的金砖国家包括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等。此前在俄罗斯喀山举行的金砖国家峰会上,各国探讨了促进非美元交易和加强本币等议题,这或许是特朗普此番表态的诱因。

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货币中占据约 58% 的比重,石油等主要商品交易也多以美元结算。然而,近年来美国将美元 “武器化” 的做法引发诸多争议。俄罗斯总统普京曾表示,将美元作为政治工具是美国的巨大错误,会打击美元地位。巴西前总统、新开发银行行长迪尔玛・罗塞芙也曾严厉抨击货币政治化,指出美元被用作 “改变民众生活条件的武器”,对全球地缘政治产生不利影响。例如,针对俄罗斯的大规模制裁导致众多西方公司撤离,限制了人们旅行和国际银行转账能力。普京也强调,俄罗斯并非主动放弃美元,而是 “被阻止与美元合作”,从而被迫寻找其他替代方案。

二、特鲁多与特朗普会面,关税威胁仍悬而未决

加拿大总理贾斯廷・特鲁多 11 月 30 日结束与特朗普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海湖庄园的会面后回国。双方均称会晤进展顺利,但特朗普此前对加拿大征收关税的威胁并未有放弃迹象。

特朗普在社交平台发文提及,此次会面讨论了因非法移民导致的芬太尼和毒品危机、公平贸易协议以及美加巨额贸易逆差等问题,称特鲁多承诺合作解决对美国家庭的 “可怕破坏”。特鲁多也在社交平台表示期待两国合作。不过,消息人士称,尽管两人讨论了能源、贸易和极地保护等问题,但特朗普 11 月 26 日宣称的明年 1 月上任第一天将对进入美国的所有墨西哥和加拿大商品征收 25% 关税的计划,目前仍未改变。

加拿大和墨西哥是美国重要贸易伙伴,加拿大是美国 36 个州的最大出口目的地,两国日跨境货物和服务贸易额近 27 亿美元。加拿大的原油和电力分别占美国进口总量的 60% 和 85%,还是美国最大的钢、铝、铀进口来源地。特朗普竞选时承诺降低美国能源价格,若对加拿大原油征收 25% 关税,此承诺恐难兑现。目前,加拿大政府已开始讨论对美国产品的关税报复清单,以应对可能的关税冲击。

三、美国 “关税大棒” 砸向东南亚光伏产品

据彭博社 11 月 30 日报道,美国商务部审查初步结果显示,来自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的太阳能进口产品以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在美国销售,被认定为不公平贸易行为。为此,美国设置了最高可达 271% 的关税。

11 月 29 日公布的初步决定对美国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有利,他们认为廉价进口产品损害自身业务,破坏美国政府培育国内供应链的投资。这些东南亚国家为美国提供了大部分太阳能电池和组件进口。此前美国机构发布相关调查初步结果称,从东南亚进口的太阳能产品不公平地受益于政府援助。美国太阳能制造贸易联盟委员会 4 月提交的请愿书引发此次调查,该委员会代表 First Solar Inc.、Hanwha Qcells USA Inc. 和 Mission Solar Energy LLC 等公司。

但这一决定也遭到一些外国制造商和国内可再生能源开发商反对,他们认为关税使美国大型现有组件制造商获得不公平优势,同时提高了太阳能发电项目成本。相关贸易调查的最终决定预计明年 4 月作出,初步评估的关税可能会因后续调查而提高、降低或被完全拒绝。

特朗普的一系列关税威胁动作,无论是针对金砖国家、加拿大还是东南亚地区,都在国际贸易领域掀起波澜,各国将如何应对,全球贸易秩序又将走向何方,值得持续关注与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