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许家印被限制消费
在 2024 年 11 月 26 日晚间,中国恒大于港交所发布公告。据悉,中国恒大共同及各别清盘人了解到,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法院于 11 月 14 日下达法院命令。由于中国恒大未能依照广州法院发出的执行通知书履行相关给付义务,广州法院决定对中国恒大以及其董事局主席许家印实施限制消费措施。这一措施将严格限制他们在高消费领域的非生活或工作必需消费行为。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第一条,当被执行人未在执行通知书指定期间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时,人民法院有权限制其高消费。具体的限制消费行为涵盖多个方面:在乘坐交通工具时,禁止选择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不得在星级以上宾馆、酒店、夜总会、高尔夫球场等场所进行高消费;不能购买不动产或者新建、扩建、高档装修房屋;不可租赁高档写字楼、宾馆、公寓等场所办公;严禁购买非经营必需车辆;禁止旅游、度假;其子女不得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不准支付高额保费购买保险理财产品,以及其他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高消费行为。当被执行人为单位时,被限制高消费后,不仅单位自身,连同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影响债务履行的直接责任人员均不得以单位财产实施上述消费行为。若有违反,将被视为拒不履行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裁定行为,需依法承担法律责任,情节严重且构成犯罪的,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许家印过往事件回顾
(一)涉嫌违法犯罪被拘
早在 2023 年 9 月,中国恒大就已公告,公司接到有关部门通知,公司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许家印因涉嫌违法犯罪,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二)证监会顶格处罚
2024 年 5 月 31 日,许家印遭到中国证监会顶格处罚。证监会公告表明,依法对恒大地产债券欺诈发行及信息披露违法案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对恒大地产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罚款 41.75 亿元,对时任董事长、实际控制人许家印处以顶格罚款 4700 万元并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三)香港高等法院诉讼
- 2024 年 8 月 5 日,中国恒大公告,自 3 月 22 日起,中国恒大的清盘人以公司名义在香港特别行政区高等法院针对 3 名被告展开法律诉讼,包括许家印、公司前行政总裁夏海钧以及公司前首席财务官潘大荣。随后该诉讼进一步发展,加入其余 4 名被告,即许家印之配偶或前配偶丁玉梅以及 3 家与许家印及丁玉梅有关联的实体。在此次诉讼中,恒大清盘人试图向 7 名被告收回公司依据其声称存在误报的 2017 年 12 月 31 日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各财政年度财务报表所支付的股息及酬金,总计约 60 亿美元。
- 2024 年 9 月 16 日,香港高等法院开庭审理涉及许家印的债务纠纷,法院批准出售恒大创始人许家印在香港的祥景楼房产(即其 “发迹屋”),以用于偿还部分债务。
三、恒大整体困境与恒大汽车波折
自 2021 年下半年起,恒大的债务危机逐渐显现。2024 年 1 月 29 日,香港高等法院颁布中国恒大清盘令,这成为港股上市公司中规模极大的清盘案件。中国恒大的港股股票自该日起停牌至今。在法院指定清盘人后,清盘人承担着多项任务,包括保存公司资产、向债权人及其他持有者返还价值、调查导致公司清盘的原因,同时积极寻求相应的重组方案。
因债务及持续经营压力,中国恒大控股子公司恒大汽车曾寻求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2024 年 5 月底,恒大汽车公告称,恒大汽车 29% 股权将被潜在买方收购,并且潜在买方将为恒大汽车提供信贷额,以支持其持续经营及电动汽车业务发展。然而,恒大汽车的引战计划遭遇挫折。在 2024 年 10 月 25 日,中国恒大和恒大汽车双双公告,接获潜在卖方通知,已决定停止与潜在买方有关潜在股份转让的所有讨论,不再继续推进潜在股份转让事宜。这一系列事件表明恒大集团及其关联业务正处于极为复杂艰难的处境,未来走向充满不确定性,许家印个人的诸多法律纠纷与公司整体困境相互交织,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