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州印发工作方案,助力无人驾驶发展
(一)工作方案出台背景与架构
11 月 22 日 A 股收盘后,广州市促进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工作专班印发了《在不同混行环境下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应用示范运营的工作方案(第二版)》。这一方案的制定是为了提高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应用示范运营过程中的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同时加快构建与广州市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政策体系。其依据了诸多政策文件,如《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等。
在此方案下,在广州市基于宽带移动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交通应用示范区(车联网先导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架构内,设立了推进广州市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混行试点专项工作组(简称 “市专项工作组”)。该工作组承担着重要职责,包括审定广州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先行试点区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混行试点总体方案,涉及应用示范运营项目管理规范、运营范围选定、运营主体审核以及监管机制建设等方面;还负责组织开展不同混行阶段的评估和成果验收,批复试点区开展不同阶段的混行试点工作等。
(二)应用示范运营场景与准入条件
- 应用示范运营场景:涵盖了载人场景、载物场景等多种类型。其中,载人应用示范运营项目是以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为载体,在路面开展的巡游出租车、网约车、公交车等客运活动。载物应用示范运营项目则是以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为载体,在路面开展的普通道路货物运输(危险货物除外)和其他专项作业示范活动,涉及小型货车、牵引车和重型货车等载物车辆。此外,根据技术发展情况,市专项工作组还会审核并陆续开放如城市智能环卫、快递、货运、外卖等应用场景。
- 准入条件:运营主体须是广州市行政区域范围内从事自动驾驶应用示范运营活动的企业法人。若采取联合体方式申报,牵头单位须具备前述条件。并且,要求运营主体在国内外测试时间不少于 24 个月且测试里程不少于 100 万公里;在广州市已划定的测试区内三级测试路段合计完成自动驾驶里程不少于 10 万公里测试,且未发生主动责任交通事故及失控状态。具备整车生产制造资质和研发能力的企业可适当放宽条件。
(三)广州自动驾驶企业资本市场动态
值得关注的是,近期广州的自动驾驶领域企业在资本市场动作频频。10 月 25 日,总部位于广州的文远知行成功在美上市。上市首日表现亮眼,一度因大幅上涨两度熔断,截至当天收盘,股价涨 6.77%,收报 16.55 美元 / 股,总市值为 44.91 亿美元。截至本周四收盘,股价报 18.2 美元 / 股,市值为 50 亿美元。另外,自动驾驶公司小马智行也即将登陆纳斯达克,11 月 15 日已向美国 SEC 更新招股书并正式开启招股,股票代码为 “PONY”。小马智行在 2024 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3951 万美元,同比增长 85.5%。其中,自动驾驶出行服务收入为 470 万美元,同比增长 422.2%;自动驾驶货运服务收入为 2740 万美元,同比增长 56.5%;技术授权与应用服务收入为 740 万美元,同比增长 155.2%。
二、无人驾驶板块二级市场表现及投资机会分析
(一)二级市场表现回顾
在 A 股市场上,9 月 19 日至 11 月 11 日期间,无人驾驶概念股可谓 “风光无限”。Wind 无人驾驶指数涨幅接近 55%,润和软件涨幅超过 260%,中海达、芯原股份、易华录、永新光学、江淮汽车等涨幅均超过 110%。然而,11 月 12 日至今,无人驾驶概念股从高位回落,润和软件、永新光学跌幅均接近 20%,四维图新、中科创达、易华录、得润电子等跌幅超过 10%。
(二)投资机会剖析
- 行业发展趋势利好投资:甬兴证券近日指出,随着无人驾驶企业陆续上市,有望推动无人驾驶商业化落地,尤其看好无人驾驶出租车有望率先落地商业化。华福证券也表示,高级别自动驾驶正加速商业化落地,在法规、技术和资本运作等方面都进入新的阶段。经过前几年的发展和积累,行业即将进入到增长爆发期。
- 核心阶段与技术突破带来机遇:开源证券认为,自动驾驶的核心阶段是 L4 级 Robotaxi 的功能和体验。L4 级不仅可以打破普通消费者的认知障碍(驾驶位可以不坐人)带来真正的破圈效应,同时可以实现商业模式的真正创新(不仅仅是 Robotaxi,自动驾驶实现后新的商业模式才会出现)。特斯拉 Cybercab 的发布意味着 2025 年 —2026 年是美国 L4 级自动驾驶大规模落地商业化的时间。国内和海外目前的技术差距在逐步缩小,这也意味着国内真正的 L4 级自动驾驶已至,投资时点已到。
- 相关零部件产业潜力巨大:国元证券指出,自动驾驶相关零部件产业蕴含着诸多投资机会。
- 车载摄像头(CIS):自动驾驶等级提升带动车载摄像头需求,进而带动 CIS 需求。
- 存储芯片:汽车存储芯片在汽车半导体的价值占比从 2023 年的 8% 提升至 2028 年的 10%—11%。
- 无线充电模组:目前有研究团队开发出 100kW 的电无线充电设备,随着技术成熟和成本下降,长期将有望替代部分直流充电桩。
- SoC:汽车向集中式域控制器架构转变带动对 SoC 用量需求,2024 年 —2028 年全球和中国 ADAS 应用的 SoC 市场规模 CAGR 达到 24% 和 23%。
- 智能座舱:2024 年 —2022 年全球智能座舱市场规模 CAGR 达到 10% 和 12%,且 2022 年中国智能座舱渗透率领先全球 11pct,未来几年差距仍不断扩大。
- PCB:汽车电气化进程持续加深,预计 2032 年汽车电子占汽车整体成本比重达到 50%,带动 PCB 用量持续增加。
综上所述,广州印发的工作方案为无人驾驶板块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加上行业自身在商业化落地、技术突破等方面的积极进展,尽管近期二级市场有一定波动,但无人驾驶板块依然存在诸多投资机会,值得投资者持续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