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惠财经知识提供最新的财经新闻、市场分析、投资建议和经济趋势报道,帮助您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获取最新的财经资讯和专业的市场分析,助您掌握投资先机。

财经专栏

公募基金费率改革新突破:头部宽基 ETF 降费引领行业发展

一、头部公募基金公司集体行动,宽基 ETF 费率大幅下调

2024 年 11 月 19 日,公募基金领域迎来重大变革,华泰柏瑞基金、华夏基金、南方基金、易方达基金、华安基金和嘉实基金这六家行业巨头纷纷发布公告,对旗下部分宽基 ETF 产品的管理费率和托管费率进行调整。此次调整将年管理费率降低至 0.15%,托管费率降低至 0.05%,成功达到指数基金的最低费率标准。

二、降费涉及产品规模巨大,投资者成本显著降低

此次参与费率调整的产品涵盖了沪深 300、上证 50、中证 500、科创板 50 等主流宽基指数,涉及面广。其中,有 6 只规模突破千亿元的股票 ETF 也在降费之列,包括华泰柏瑞沪深 300ETF、易方达沪深 300ETF、华夏沪深 300ETF、嘉实沪深 300ETF、南方中证 500ETF 和易方达创业板 ETF。根据现有规模估算,这 6 家基金公司此次主动降费的产品规模合计超过 1.3 万亿元。按照新的费率计算,每年可为投资者节省约 50 亿元的持有成本。这一行动堪称市场规模优势品种的主动让利,对于 ETF 产品而言,规模往往与人气和流动性紧密相关,此次降费的意义因此显得尤为深远。

三、推动公募行业走向低费率、透明化新阶段

近年来,宽基 ETF 凭借其交易灵活便捷、信息透明度高、资金流动性强以及投资门槛较低等一系列独特优势,已然成为资金低位入市和长期稳定投资的关键通道。以华泰柏瑞沪深 300ETF 为例,它凭借出色的流动性、极小的跟踪误差以及长期的分红传统,截至 11 月 18 日,该 ETF 在年内的规模增长超过 184%,今年的日均成交金额更是超过 50 亿元。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这次规模优势品种的降费行动具有双重积极意义。一方面,它有力地发挥了公募基金的普惠金融服务功能。通过降低费用,能够在更大范围内帮助投资者减少持有成本,从而拓宽收益空间,增强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的获得感。另一方面,低费率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产品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在流动性虹吸效应和成本运营优势的双重加持下,这些产品有望吸引更多的中长期增量资金进入市场,助力构建 “长钱长投” 的良好生态。将华泰柏瑞沪深 300ETF 的管理费降至 0.15% 的水平,更是践行普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此次降费有望产生良好的示范效应,吸引更多长期资金流入资本市场,推动 ETF 行业发展迈向一个全新的阶段。

沪上一位资深的基金评价人士指出,随着股票型 ETF 的规模持续扩大,这类产品已经成为投资者参与权益市场的重要工具。此次头部 ETF 积极响应公募基金降费政策,主动下调费率,这种行为对于投资者来说意义重大。它不仅显著降低了投资者的持有成本,提升了投资者的投资体验和获得感,同时,通过对费用结构的优化,头部 ETF 进一步巩固了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而且,这次降费行动为被动指数型产品后续的费率调整树立了积极的榜样,对整个行业朝着更低费率、更高透明度的方向发展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在这种良性的价格竞争环境下,公募行业的透明度和服务质量将得到有效提升,基金公司也会受到激励,不断提高产品的运营效率。随着更多基金公司加入降费的行列,投资者将能够享受到更加多样化且成本低廉的产品和服务,资本市场的整体效率和活力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四、费率改革持续推进,倒逼行业转型发展

回顾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历程,2023 年 7 月,证监会发布并实施《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工作方案》,明确了按照 “管理费用 — 交易费用 — 销售费用” 的路径分阶段推进改革,逐步降低公募基金行业的综合费率水平。2023 年 12 月,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证券交易管理的规定(征求意见稿)》,对基金管理人的证券交易佣金及分配管理进行规范,切实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合法权益,同时提升证券公司服务机构投资者的能力。在以管理费、托管费为核心的第一阶段降费措施落地后,以公募基金交易佣金为核心的第二阶段费改也正式拉开帷幕。

今年 9 月,中央金融办和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提出 “稳步降低公募基金行业综合费率” 的要求,这意味着以降低销售费用为核心的第三阶段降费改革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当中。

随着费率改革的稳步推进,公募基金的 “让利” 成果已经在数据中清晰显现。以基金管理费的变化为例,天相投顾的数据显示,2024 年中报中,前十位基金管理人赚取的总管理费与 2023 年同期相比下降了 13.38%。

通过对海外市场财富管理行业的深入研究可以发现,公募基金费率改革有望推动行业朝着高质量方向发展,加速买方投顾行业的转型。中信建投证券研究表明,美国基金销售市场也曾经历从 “卖方模式” 向 “买方模式” 的转变过程,而这一过程与美国基金产品费率结构的变迁密切相关,自上世纪 80 年代起,美国各类基金产品费率逐渐下降。此次我国的降费改革有利于促进公募基金行业与投资者利益的协调统一,能够更好地吸引养老金、保险资金、理财资金等长期资金配置权益资产,同时加速行业向 “买方投顾” 模式转型。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认为,此次费率改革通过对管理费、托管费等费用的优化调整,使得投资者在享受基金资产增值的同时,能够减少交易成本。这不仅有助于增强投资者对公募基金的信心和满意度,还对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影响,有望摆脱 “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 的困境。长期以来,基金费用一直是公募基金和券商的重要收入来源,费率改革无疑是对投资者最为直接的让利方式,对于公募基金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降费的大背景下,基金公司需要加强投研实力、拓展销售渠道和强化品牌宣传,同时通过开展投资者教育、发展养老 FOF 基金、寻求差异化竞争等策略来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