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惠财经知识提供最新的财经新闻、市场分析、投资建议和经济趋势报道,帮助您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获取最新的财经资讯和专业的市场分析,助您掌握投资先机。

技术分享

理解动量投资策略和逆向投资策略——通过行为金融学视角

传统金融理论在“理性人”的假设前提下,提出了市场有效性理论,认为市场能对信息作出迅速和正确的反应。迅速表明迟一些获得信息的人将无法获得利润,正确表明投资者对价格的反应总是正确的,不会有过度反应或反应不足。在这个假设下,资产价格趋势是不可预测的。因此,在一个有效市场,如果没有内幕消息便无法战胜市场。在此假说下,催生了指数基金。Fama 对投资者的建议就是买入股票后长期持有,注意分散投资,把资金投入指数基金。投资者只需要控制一件事,即尽量降低交易成本。在有效市场中,投资者应选择消极的“被动投资策略”。

随着人们发现市场中的短期报酬、长期报酬、周期报酬等异常现象,特别是 80 年代后期兴起的行为金融理论的发展,市场有效性受到极大的挑战。行为金融理论本着市场的复杂性,结合心理学,将市场建立在投资者的真实行为之上,并不定义理性行为或认为某些行为是不正常的,而尝试去理解和预测投资者心理决策过程在金融市场中的反应。该理论认为决策过程中,经验法则偏误(heuristic-driven bias,即投资者决策的内在驱动因素,是指人们在探索自身以外的事物过程中,常常采用试错法,并以此形成的错误行为准则)、情境相依(frame dependence,即投资者决策的外在驱动因素,是指面对不同的情境投资者会采取不同决策)对投资者都会造成很大影响。由于投资者的认知偏误、信息的不完全对称和套利有限性导致市场价格的反应并不是有效的,存在着反应不足和过度反应,报酬具有可预测性。所以行为金融理论给投资者的建议是,你也许可能战胜市场,积极的投资策略可能会得到更高的收益。

1 动量投资策略和逆向投资策略与行为金融理论

1.1 动量策略的理论基础

动量投资策略和逆向投资策略主要是建立在反应不足和过度反应的基础上的。反应不足是指投资者对新信息的重视程度较低,资产价格在新的信息刚出现时波动平平,而较大的波动却在信息出现过后一段时期发生,它是动量投资策略的主要理论依据。

投资者对信息的反应时滞,导致我们经常观察到过去一段时间收益较高的资产在未来上涨的可能性较大;收益较低的资产下跌的可能性较大,通俗地讲,就是出现了“追涨杀跌”,投资者认为强者恒强,前面的趋势会在短期延续,由此可以采用“趋势跟踪”策略。

1.2 逆向投资策略的理论依据

过度反应是指在预测中,投资者过分的注重近期发生的信息,引起股价剧烈波动,超过其应有水平,而后又反向修正,会转到接近合理的估值水平,它是逆向投资策略的主要理论依据。

1.3 行为金融学的解释

从投资者的特征心理行为出发,行为金融在这方面主要有BSV(Barberis,Shleifer,and Vishny,1997)模型和 DHS(Daniel,Hirshleifer,and Subramanyam,1998)模型。

BSV 指出由于选择性偏差(representativeness,即人们试图将事件归类为已知类别中的某一典型类别(这也是机器学习的常用方法),对事件进行估计时,过分强调这种类别的重要性,而不顾其他潜在可能性)和保守性偏差(conservatism,即个体形成一种判断后,在新证据面前更新判断缓慢),投资者认为收益更可能是均值回归的,因为他们错误地认为收益的变化是暂时的,对其反应不足,当这种预期没有被后来的收益所证实时,资产价格价就显示出相对先前收益的延迟反应;当投资者认为收益的均值回归是不可能的,他们不正确地外推趋势判断,资产价格过度反应,使将来的收益提前在价格中体现,导致收益向均值回归。

DHS模型将投资者分为没有认知偏误的无信息投资者和有认知偏误的信息投资者。资产价格由信息投资者决定,他们受制于过度自信(overconfidence,即人们对自己知识和能力形成判断的过分相信)和自我归因(Biased self-attribution,即投资者对合乎私人信息的公开信息会加剧过度自信,对不合乎私人信息的公开信息则会选择性忽略)。前一种偏差夸大了私人信息在资产定价上的准确性,引起价格反应过度。后一种偏差低估了能影响资产价格的公开信息,尤其是当公开信息与私人信息发生冲突时,导致反应不足。对私人信息的反应过度和对公开信息的反应不足往往产生短期资产价格产生趋势运动,但当公开信息最终压倒认知偏误时就出现资产价格的反转。

从整个市场来考察,其中的投资者由于自身的“效仿倾向”和其他投资者的“群体压力”,其行为具有复杂性,投资者的行为具有相互的作用。特别是市场中的某种行为大到一定程度时,会影响和支配其他投资者(例如通过各种媒体),出现所谓的“羊群效应”。这就像激光器中的受激光电子的共振一样,因此市场具有协同效应会对投资者行为起到放大和加强作用,个别投资者的反应不足和过度反应可能会导致整个市场反应不足和过度反应。

因为不同资产类别的投资者构成也有差异,投资者也不妨利用真格量化等工具研究,观察价格反应不足或反应过度的现象在不同品种上是否也存在差别,来挑选最适合自己策略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