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管理基金这么多,是怎么样在万花丛中选中你想要的那一朵的?这个思考的第一步就是,先越过主动管理基金与被动指数基金优劣的探讨,而对市场有把握能力的投资人,其实做指数基金或许会更好些,抛开验证操作正确与否来讲,基金经理做的和你想要的并不一定一致。
跑题了,回到我是怎么选出自己想要的基金,这个筛选无关乎最后基金收益如何,只在于如何找那些和你想要的投资方向一致的基金。
1、直接咨询银行理财经理、证券从业人员、基金公司从业人员,能非常直接的帮你缩小选择范围,当然这个推荐的基金仅供参考,是否是你要找的基金就需要后面继续验证。
2、通过公开信息,比如季报、年报公布的基金持仓结变化,以及报告中管理人对后市的展望。未来是未知的,那么你在找基金的时候也不必先入为主认定哪个版块会涨的更好,更多的是看管理人讲的是不是你想要的。这里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季报、年报的滞后性,所以还可以再结合各家媒体不定期对基金经理的专访,言与行要一直对的上才是优选。
3、主动管理的基金有时候更多的是找人,就是找管理这个基金的基金经理。同样的人管理的产品策略一致的话持仓大差不离,那不妨找个规模适中的,或者觉得市场有回调的时候不妨买个“同款”首发,相信各位对穿越牛熊的基金经理也是如数家珍,这里就不列举了。
4、当日市场表现有特点的时候,直接对基金进行当日收益排序,剔除收益异常变动的部分大致能划出范围。举个例子来讲,比如2019年7月22日科创板开市,恰逢两市指数走低,当日的收益排序会非常明显的告诉你,哪些基金在参与科创板打新且持仓